一文讓你get到數字印后設備不足與其制約性!
來源:http://www.txagv.cn/ 作者:興達印務 發表時間:2019-09-20 08:54:50
互聯網時代對數字印刷行業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錦州印刷互聯網技術與行業思維模式的轉變也引起了廣大印企的思考。
面對日益增長的人力成本,競爭白熱化的錦州印刷市場環境以及來勢迅猛的網絡媒體,印企紛紛開始尋求新商機、謀求新變革,從而轉向數字印刷。一些出版社和傳統印企開始逐步加大在數字領域的投資,上馬數字印刷生產線。
但是目前數字印刷的發展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多數錦州印刷印企還不能實現盈利,其中最重要的兩個原因是設備投資高和運營成本高。除此之外,紛繁復雜卻又不可或缺的印后環節也是另一重要原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印后設備本身存在不足和缺陷,也為印后的生產帶來諸多不便。
2016年底,筆者所在的固安縣銘城印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固安銘城”),與人民郵電出版社合作投資了一條柯達高速數碼生產線,本文中,筆者結合了近3年的工作經驗,與大家分享下數字印后設備發展所存在的一些問題。
標準生產
數字印后三要求
眾所周知,印后加工工序繁瑣,對印刷品進行折頁、分切、裝訂、塑封、勒口、打包等,其所需設備也極為多元化,如書芯生產線、分本機、膠訂機、三面切、塑封機、調頭堆積機、打包機等。
單看功能,其無異于傳統設備,最大特點是要迎合數字印刷短版多品種、多規格的要求,具備較強紙張適應能力以及設備穩定性等特性,以此實現不同規格活件的切換,連線及穩定生產。
其一,對于不同規格活件切換來說,以固安銘城為例,平均每天生產10多個品種,甚至有時達到20多個品種,平均每個品種生產時間約為1個多小時。在這種情況下,活件切換時間應盡可能短(1~2分鐘為宜)。
而當前切換一個規格實際需要30分鐘,占了單種產品生產時間的近半。假若仍然采用傳統印刷設備,一個班組則會有一半以上的生產時間會被活件調整占用,何談生產效率?
其二,紙張的適應問題,數字印刷采用的是卷筒紙,紙張一要經過從卷曲到平整的變化過程,另外還要經過水性墨打印與快速烘干這一過程,所以紙張的變形程度會比傳統印刷紙張更大。
因此數字印后設備也要盡可能考慮到紙張在印刷過程中的種種變化,讓設備有更好的紙張適應能力。
其三,數字印后設備對設備穩定性有較高的要求。因為在連線生產情況下,設備之間會相互干擾,情況嚴重時,一臺設備的故障甚至可能致使整個生產線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