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絲網印刷油墨質量的好壞對印刷品都有哪些影響?
來源:http://www.keyin.cn 作者:興達印務 發表時間:2019-07-16 15:54:15
當印刷過程中,呈現油墨不上色、刮不潔凈、咬(吃或溶)色、不干、返黏、干版、印刷速度開不起來等情況,或印刷品上呈現上色力差、附著力低、橘皮色、飛絲、拉毛、掛臟、白點、漏印(涂)等現象,有可能是油墨呈現了問題,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檢測:
1、印刷底材的查驗
油墨呈現漏印、白點、橘皮色、附著力差等現象,首先要檢測印刷底材的外表張力和靜電的大小。印刷底材的外表張力低于35dyn時油墨附著力差,靜電大時會呈現橘皮色,油墨枯燥過快時構成堵版,印刷品上呈現漏涂和白點現象。錦州圖文認為應該對印刷底材再進行外表和靜電處理,給工作場地增加濕度,用慢干溶劑調整油墨。
2、判斷油墨的刮刀適性和轉移性
絲網印刷版網板十油墨刮不潔凈,印刷品就會呈現掛臟、跑墨、刀絲、刀線等現象。印刷品掛臟和跑墨與油墨調整有關,油墨短暫的分層現象能造成掛臟,油墨黏度高會呈現跑墨現象,但與刮刀設備的角度和壓力正確、恰當與否有親近的聯系。僅僅滿版油墨刮不凈,用手指摁壓處或替換新油墨也刮不凈時,才可能是油墨出了問題。如果替換新油墨后即可刮潔凈的話,便是油墨中所加的稀釋劑出了問題。錦州圖文認為應該替換油墨或稀釋劑,并重新調整刮刀。
3、慢干劑的正確運用
印刷時油墨運用的慢干稀釋劑不正確會導致印刷呈現咬色的現象,印刷品呈現返黏的現象。錦州圖文認為應該改變印刷油墨的稀釋劑配方,調整印刷油墨的枯燥性能。
4、稀釋劑的純度、氣味查驗
稀釋劑純度差,印刷品的溶劑殘留會增大,也可能在印刷品上殘留氣味。先檢查溶劑的純度,簡易的測驗辦法是:扯200px寬的白紙條放入溶劑內沾濕,然后取出稍用力揮動,觀察白紙條上溶劑的枯燥速度的快慢和是否變色,然后再嗅門紙條上是否有殘留氣味。白紙條揮動8~15下,溶劑蒸發枯燥為正常,未枯燥溶劑蒸發速慢,反之蒸發速度快。白紙條變色,除溶劑桶的鐵銹外,標明溶劑有問題。溶劑蒸發后嗅之有殘留氣味則是溶劑純度不行將原墨與稀釋墨在薄膜對刮樣,枯燥后測驗。原墨的刮樣殘留大,稀釋墨的刮樣殘留小表示正常,反之稀釋的溶劑有問題。嗅原墨的刮樣有殘留異味,則油墨有問題。如果嗅到稀釋墨的刮樣有異味,證明稀釋劑所用的溶劑不純。應該替換油墨或調整稀釋劑的溶劑。
5、不同配比稀釋劑的運用
印刷中油墨稀釋劑不同的配比,能夠調整油墨的枯燥性能,能調整油墨的色濃度,也能調整油墨的黏度。調整油墨的枯燥性有利于進步印刷的速度、進步印刷品的清晰度。調整油墨的色濃度,能夠減輕壓印膠輥的壓力或油墨刮刀的工作量,有利于印刷速度的進步。調整印刷油墨的黏度,正是控制上墨量或適應印刷速度及印刷場所室溫的要害。要求依據印刷速度,印刷版網板上圖文制作的深淺或線數凹凸,印刷場所的室溫,分配快干、中干、慢干或特慢干的稀釋劑。
6、從高黏度到低黏度的運用辦法
印刷速度慢,印刷版圖文制作比較深,上油墨量要求大,需要運用高黏度印刷油墨。印刷速度快,印刷版圖文制作較淺,上油墨量要求少,應該用黏度低的油墨印刷。運用稀釋劑和減弱劑,凋整印刷油墨的黏度。
7、在專色墨、金屬油墨運用中勻墨輥的運用
專色墨要求墨色—致和均勻,金屬油墨容易沉積,所以在印刷中非常有必要運用勻墨輥。別的專色油墨運用中,稀釋劑要和減弱劑合作運用,不宜獨自運用溶劑去稀釋。金屬油墨不宜加溶劑稀釋,正確的辦法是適量添加減弱劑去調整。
8、非真溶劑的運用及混合運用
非真溶劑雖然不能溶解油墨中的連接樹脂,但是利用它這個特性,與真溶劑混合運用稀釋油墨,能夠減輕印刷中咬色的現象。
9、印品的附著力查驗
用膠帶粘貼在印刷品上,用手指將其壓平,并使其與印刷品緊密結合,然后慢慢將其揭起全長的一半,再很快地將另一半揭起,從印刷品上粘下來的油墨越少,證明油墨在印刷品上的附著力越強,反之附著力就差,如果印刷品上的油墨被粘下40%以上,說明這個印刷品上印刷油墨的附著力不合格。